top of page

藝術療心紓壓解鬱

東方日報港聞 2017年8月12日


「我只係透露有自殺傾向,學校就即刻叫白車送我去急症室,之後仲上埋精神病房,唔畀我走。」社會大眾往往將情緒問題「恐懼化」,鮮有深入了解患者真正需要。現年廿多歲的唐先生受情緒困擾已四年,當他在大學讀書時曾求助大學輔導處,對方卻只將他當「波」一樣在精神科醫生及社工之間踢來踢去,病情絲毫不見起色。直至遇到藝術治療,他才逐漸找到情緒出口。同儕欺凌、學業壓力、內心孤寂,是年輕人成長過程中常見煩惱,唐先生也不例外。他唸大學時遭認識多年好友聯群結隊排擠,學校生活從此變成煉獄,「好唔開心,每晚都發噩夢」,睡醒後沉甸甸的現實又再壓在身上。學校轉介他求診精神科,被診斷為適應障礙。

青年靠畫作釋放內心 「大學叫我睇精神科醫生,醫生又叫番我睇學校輔導」,四年來問題從未解決。一次偶然機會,獲同學建議參與表達藝術治療,至今進行了四堂畫畫創作,情況首露曙光。一張簡單的白紙與幾支顏色筆,為他建立與內心對話的空間,「從未諗過可以透過畫畫表達自己」。他將「壞人」行為繪畫出來,內心亦獲得釋放。


非藥物治療求助飆

香港表達藝術治療服務中心成立了一年,創辦人暨表達藝術治療師鄧智珊表示,透過視覺、音樂、戲劇及舞蹈等形式,作為介入治療。該中心會與精神科醫生及心理學家合作,商討制訂適合病人的治療方案,至今服務約八百人,以中學生及長者為主。最近多了中學透過非牟利機構接觸他們,尤其考試前夕。愈來愈多人選擇此種非藥物的治療,過去四個月的求助個案已是去年總數一倍半。


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助理教授藍建文說,社工服務主要透過言語為輔導方式,表達藝術治療則通過創作過程,讓服務對象紓解情緒及內心壓力。治療師可從畫作內容了解創作者的內心想法,若經常繪畫自殺及危險工具圖案,可能暗示有自殺念頭。他認為,只要肯向他人表達想法,其實已是求助者踏出的第一步,要加以留意。


資料來源:

http://orientaldaily.on.cc/cnt/news/20170812/mobile/odn-20170812-0812_00176_100.html

最新活動/工作坊
Archive
Search By Tags
bottom of page